2011/01/03

《生命之詩》Poetry,訴說著一種無奈,2011/1/14 上映

今天去看了雷公電影的試映會《生命之詩》Poetry,鮮少看韓國片,只記得都是節奏很好萊塢的商業片,沒想到這樣具有文學氣質的作品,拍攝出韓國物價很高,城鄉差異很大的事實,也拍出了小人物的無奈。外婆年紀大了,想利用還有餘力可以好好的學寫詩,記錄世界上的美好,但是接踵而來的老年失憶症,還要還孫子釀禍的巨額賠償,這齣戲終究還是悲劇收場。不過,蒼涼的有點美,生命如此過也夠了。

韓國



★第63屆坎城影展最佳劇本獎
★坎城影展首映掌聲長達七分鐘
★法國觀影人次超過20萬人
★韓國奧斯卡大鐘獎(Grand Bell Award)—最佳影片、最佳劇本、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
★韓國青龍獎最佳女演員
★澳亞太電影獎(Asia Pacific Screen Awards)最佳女主角獎
★台北金馬國際影展
★紐約影展
★多倫多國際影展
★里約熱內盧國際影展
★墨爾本國際影展
★捷克卡羅維瓦利影展

◎劇情簡介

美子和讀中學的外孫相依為伴住在郊區。總是打扮合宜,穿著優雅的她,希望將生命中的美好事物以優美的詩歌呈獻。為了尋找靈感寫作生平第一首詩,她開始觀察生活中從未注意的細節。重新發現事物的驚喜讓她覺得自己像是初次探索世界的孩童,喜悅不已。但無情的現實還是擊碎了她的想像,生活終究不如她想得這麼美,她最終以自己晦澀的遭遇譜出一首生命之詩……。

(以下有透露劇情,最好是看完電影再看)

不知道為什麼最近看得片子都跟自殺有關!剛開始一個女學生投河自殺,是因為受到一群男同學的性侵而想不開,而這群男同學的父親想要花錢擺平所有的事情,包括買通學校、媒體記者,並且跟自殺女學生的家長和解賠錢。這類事情不就發生在我們這個社會的周遭嗎?外婆為了籌錢,出賣身體跟中風的會長做了類似勒索的舉動,還了錢後就步上女學生的腳步投河自殺。

整齣戲有點緩慢的拍攝手法,就好像一首首短短的詩迴盪在腦中,陽光在隨著樹葉灑下的星茫,雨水在河邊無情的滴落,分不清是淚還是雨,而緩涓流動的河水,就好像是無情的時光,原來篤定學寫詩要表現美好的一面的外婆,終究還是逃離不了生命的無奈。一直說不會寫詩的外婆,其實平常講得話就很像詩句,有時很有寓意,只是旁人聽不懂而已。

我最喜歡的一句詩,是外婆去找自殺女學生的母親,在田間撿到一顆很甜卻已經裂開的杏仁果,他說這些果實在最美好的時刻為了下一代奮不顧身的衝向土地,裂開後讓種子成長。(意思大概是這樣,可是那一句話我忘了,我可能也有了失憶症)

這齣戲在表現社會現實面雖不特別強調,但是,隔代教養、校園霸凌、老年失護、城鄉差異、貧富不均等問題,都透過鏡頭告訴了我們,普遍存在各國的問題,要怎樣的解決,都是我們要關心的話題?

我外婆也有老年失憶症,女主角深厚的演出技巧,投足之間都讓我覺得是真的經歷過這些事情而不是演戲,看片時感受很深!我開始擔心,是不是要拿著一個筆記本隨時隨地記下生命中的美好呢?

2011/01/02

《挪威的森林》盲目的愛戀與肉體的解脫

無疑地,這部片子是灰暗的,但也是非常唯美的。在無法自拔的處理自己心靈的同時,愛戀也回拉人進入另一個永無止境的漩渦而不自知,這樣說愛戀是盲目的嗎?像嗑藥一樣嗎?怎樣解脫?是不是要自殺才有可能?

日本

1987年男主角渡邊徹在飛機上聽到披頭四的『挪威的森林』,回憶他在1969年發生的一段故事,出生於1950年的男主角正值青春期,他的好朋友『木月』自殺,影響他的青梅竹馬『直子』,於是渡邊徹也被捲入這個令人窒息的關係,這齣戲有四個女子(直子、初美學姐、小林綠、玲子),都有不同的愛情觀,日本傳統社會生活中對女性的制約,在愛情中又找不到出路,於是就會產生這樣的結局。

維基百科:娜威的森林
臉書社團:挪威的森林(從小說到電影)

或許電影內有太多的性愛場景,會讓人覺得對內心戲的描述比小說要來的少,但我覺得短短兩個小時內要演出那麼多文字的小說,這部電影已經表現非常不錯,尤其是攝影李屏賓,用他習慣攝影機移動的運鏡模式,每個鏡頭即使不說話,都表現出了內心話。無論是強風吹的山嵐,還是令人懷舊的時代,當時的屋子擺設:時鐘、木屋、窗還有裝潢,若撇開劇情,光這些就讓我神然忘我了。

記得有個大學同學也是在車內引入排氣管的二氧化碳自殺,看到那一幕的時候,其實內心是非常震撼的,開演前幾分鐘演出『木月』光鮮亮麗的一面,但突然沒有理由的自殺死亡,然後渡邊徹用第一人稱的模式慢慢地撥絲抽繭,想要用很客觀的第三者來了解這些女子,但是,最後他竟然也進入了一個盲目而無法自拔的世界,做愛到底是一種愛戀,還是一種解脫,而自殺到底是不是一個出路?

等到『直子』自殺,『渡邊徹』打電話去找『綠』的時候,『渡邊徹』自己都回答不出來他自己現在在哪裡?這樣的結局是令人玩味的,有點報導文學的味道,也有點讓人反思與了解每個人的內心世界。

在那個年代(1969),無論東西方都有大小不一的社會運動,美蘇兩國的冷戰、太空競賽,這樣的『大我』一直被放大的背景下,個人的『小我』就被縮小。1970年披頭四樂團解散,也象徵那個年代的結束,或許對現在人來說這樣的年代已經逝去,有人認為那是一個荒誕不經,可以在演唱會現場嗑藥脫衣狂歡,享受性愛上的解脫;但也有認為那是一個革命的年代,藉由搖滾樂與流行文化,影響著人權發展與自由主義意識。

但,挪威的森林是非常乾淨的,稍微描述了那個時代的背景,說出了那個時代青少年的壓抑心理,我喜歡這樣的小說與電影,單純又平靜地說一個非常有張力的故事。



2011/01/01

《2011》今年要做的事情

前幾年訂的書寫計畫往往都在意數量,例如:100篇咖啡館、50篇德國博物館之類的,這樣的書寫實在不夠深刻,今年就來訂一些比較具有『質』的寫作計畫吧!至於,會多有質感,就請大家拭目以待!

1. 5條台北散步路線
2. 10篇台灣藝文界人物側寫或專訪
3. 15本好書介紹
4. 20部值得看的電影(或影集)心得
5. 25篇中東旅記(兼照片整理)

寄件者 日本

新希望呢?

1. 藝術類型的書本,我會努力的找出版社的。
2. 集地咖啡館的講座順利
3. 去三個大城市自助旅行,可以省錢的住朋友家,目前收集到東京、北京、上海,若是還有朋友可以提供我免費住宿的(沙發可),我可以把上海給抽換掉。

我想讓來看部落格的朋友比較單純的看到旅行相關主題,所以收到不少朋友的明信片,還有跑了很多攤活動都沒有記錄,今年會隨性一點多寫,也藉由水瓶子粉絲專頁把這些事情記錄下來。

2010/12/31

《2010》本站點閱率前十大與一些回顧

◎2010年本站的點閱率前十名如下:

1. 【科隆】巧克力博物館(新):請 thelma 代班寫德國博物館,竟然排行第一。
2. 《波士頓》分類總覽(1↓)
3. 《倫敦》總覽(TOP 5)(→)
4. 《咖啡館》總覽(新):今年書寫主題,果然大家都需要咖啡館
5. 《紐約》總覽(2↓)
6. 《平溪線》鐵道之旅(5↓):鐵道懷舊風
7. 【台北】好像永遠在旅行的水瓶子@書房(新):只是個自我介紹居然那麼多人點入,可見今年有在努力發名片
8. 【台北】Cafe Philo(新):新開的咖啡館,地下室是布拉格書店,那邊的大漢堡很有料
9. 【台北】溫州街散步12家書店,河邊生活與咖啡館(新):一直有寫有要城市散步系列文,明年要多多努力
10.Stan《一機一鏡走天下》DSLR出國這樣拍就對了(新):我想是這本書很有名才被大家點入了,明年要多推薦幾本好書

六篇新進榜,比起去年的四篇要多了,可見每年還是要推陳出新,部落格才會有進步。

◎回應最多:

陳柔縉《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台博館土銀展示館與日劇《華麗一族》:或許是 facebook 興起,大家都不在部落格留言了,很高興今年除了透過學妹拿到作者簽名書,有次活動遇到我景仰的作者,我把所有的書都拿給她簽名了。

◎熱門關鍵字:

1. 巧克力博物館(新)
2. 水瓶子(2→)
3. 橋頭糖廠(新)
4. 倫敦(5↑)
5. 建國啤酒廠(新)
6. 神仙企鵝(新):這要感謝阿貝寄給我神仙企鵝的明信片吧?
7. 波士頓(3↓)
8. 平溪線(9↑)
9. cafe philo(新)
10.高雄二手書店(新)

六個新進,比起去年的八個少了兩個

◎新探險:

1. 《馬祖/食》今年幾個小嘗試的成果@馬祖美食地圖:終於知道為什麼記者要很厚臉皮了
2. 《工廠》今年幾個小嘗試的成果@觀光工廠手冊
3. 《秀》今年幾個小嘗試的成果@音樂劇等藝文活動:明年想繼續書寫這樣的主題,有任何機會希望大家多多推薦給我

◎年度計畫檢討:

1. 爬一座台灣百岳:很混的完成石門山一座
2. 德國博物館50篇紀錄:算是有完成吧!雖然有點鼠頭蛇尾,不過還是有記錄下來
3. 中東五國的旅行:跟著黃老師的團,可是書寫記錄不到一半,明年要完成

《2010》集地咖啡館活動回顧

去年剛開始辦旅人地圖的旅行講座,本來以為頂多辦個半年,朋友就應該都會跟我斷交吧!沒想到越辦越多場,而且還有來聽的朋友主動想要分享。直到今天聽了安猪的多背一公斤的旅行分享之後,我想透過旅行,可以做的事情還真的不少,我沒有那麼遠大的目標想要解決貧富不均或是城鄉差距的問題,可是我想一間小小的咖啡館可以做到旅行見聞的分享,影響一些人對各種文化的看法,台灣可以很小,但也可以很大,世界可以很大,但也可以變得很小。


陳彧馨(捷思敏)出了新書,她南北奔波到處講關於這本書《愛在日落破曉時-我的巴黎˙維也納》背後的故事,讓我好想重回維也納、巴黎,看了這兩部電影的片段,哪天我才可以在異國的書店(或咖啡館)舉辦自己的新書發表會呢?會不會見到我新書裡面的情人?


美穗妮可很大方的當天請大家喝酒,邊聽她說她冬天去法國的自助旅行,然後紅著臉在夏夜裡看著雪景照片,整個反差很大,講完時她還在活在亢奮的情緒中,若說『旅行』是生命中美好的安眠藥,那麼『分享』便是讓人迷炫的安非他命了。


蛋捲夫人自費出版的第一本書,因為寄放點只有在集地咖啡館,所以還不少人來這裡拿書的。去羅馬尼亞是一個人的旅行,在她的口中好像一切就很容易的來去,不知道認識這個人多久了,時光,或許不曾帶走她的赤子之心,旅行,也沒有減少她大眼睛探索世界的興趣!


老夫子姐姐來講土耳其東部世界遺產的旅行,準備的資料太多,所以講到晚上十點多店都要關了還講不完。這種世界遺產的旅行都會讓人滿了出來,沒有體力的人是無法跟這樣的旅行團的。


Frances的突尼西亞分享,還帶了當地扛回來的特色鳥籠給大家看,對於伊斯蘭世界的突尼西亞的世界遺產,還有星際大戰的攝影照片,這個我們不熟悉的國度,有了一些認識,還有Frances的攝影展,有異國人的照片,讓旅行與當地生活更貼近了些。


老王的旅行是一直讓我佩服的,堅持所有的旅行都一定要自助,於是她跟老公辭掉工作,然後到非洲旅行三個月,這場講座也只是講其中的一小段旅程,講話很快的老王,我都害怕她來不及呼吸。也帶了從非洲扛回來的木頭桌子,不知道為什麼她那麼有毅力?


因為換日線參與了一周大事,讓我有機會前往八八風災的重災區,一年多了,路與橋仍舊沒有恢復,每次的大雨後,挖土機又要重來一次。但在途中遇到的人,都很坦然的面對這一切,每到一個地方,我覺得都是讓我們的心更謙卑的面對這塊土地。很高興有這個機會把一周大事的故事說給台北人聽。


Eureka去大阪後就被我拉來分享,當她說到大阪人的個性,還有大阪大叔的時候,深怕我的未來就是這個樣子了。也很佩服 Eureka 旅行前做得功課,旅行中的操練,還有旅行後的整理資料。


因為寫了這本書的圖說,認識了邱建一老師,請他來集地咖啡館講座那次只能用爆滿來形容,他演講的方式是要跑遍全場,所以還要保持通道暢通,聽完他講的藝術的故事,保證印象深刻永生難忘。


木馬是知名演講導遊領隊,帶大家在台灣各地旅行,解說的節奏拿捏得恰到好處,不快也不慢,可以在河邊漫步看到日本人的足跡,也可以在山林間看到原住民的歷史。伊朗,他自助旅行跑到人家家裡作客,這樣的旅行方式,無論在台灣或在國外都可以試行,也是難得用生活來旅行的態度。


原人踏入咖啡館的時候,應該是很驚嚇吧!他以為大家自己喝著咖啡,然後有興趣的人拿書給他簽名,沒想到要講一個半小時。但是,他還是硬著頭皮一個人拿著麥克風,在沒有電腦、照片等輔助工具的情況下講了一個半小時。保有非常赤子之心的原人,藏傳佛教的人生旅程才剛剛開始吧?!


快樂雲很特別的拿了給我一堆有關安徒生200歲生日的紀念郵票,各國的都有,掃描成照片放大洗出來,我才知道安徒生原來的職業是他爸爸留給他的製鞋師,除了寫童話故事外,安徒生還會剪紙,快樂雲鉅細靡遺的說了她去了哪些博物館與好玩的地方,把安徒生的過往都掀了出來,雖然安徒生童話很有名,可是這些事情大家還真的不知道呢!


傑利很抱歉,第一次來集地咖啡館開講我就有事情沒法參與!希望傑利還有機會來講,我一直是想請他講別的地方,不要再講京都啦!


愛莉西亞說:我覺得最能代表東京的季節是秋天,所以選了銀杏並木道成為新書的封面,喜歡充滿豐收的味道。日枝神社巧遇的異國男女,傳統與文化交流,一直是我旅行中最喜歡的元素。


小賴,是妮可介紹來講這個好像在宮崎駿動畫中的國家,辦這國家的簽證不容易,帶著老婆就去旅行,小賴自助行轉機轉來轉去行李沒收到的烏龍,還真的發生在很多人身上。當天不專心的海豚飛、傑利兩個在外面聊天的聲音很大,真想出去打他們兩拳(可能我酒喝多了)。


黃建忠老師每次一開講,就覺得各種宗教其實都跟當地文化有很深的關係,透過旅行,可以讓我們多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也多少擴展自己的所知,眼界會打開很多,即使同樣的講座再多聽幾次也都不會膩。


Kristen的旅行方式很特別,坐巴士從四川上西藏,這一路遇到的人事物與趣聞在這次講座讓我們聽得如癡如醉,好像是去當地生活的旅行方式,跟同行者的體驗,故事永遠說不完。


方綺是來咖啡館打工的同學,參加過很多音樂唱歌比賽,平常害羞唱歌的樣子,沒想到在表演當日很能帶動氣氛,大方的從頭唱到尾,帶給大家歡樂的午後,希望能用這樣的心情面對未來所有的挑戰。


小王子帶團去蘇梅島很多次了,這次一口氣講了鄰近的四個島,看了他去各個旅館拍回來的照片,配合那遺世獨立的美景,那幾個島已經成為歐美人放空渡假的好地方,要跟小王子一起去旅行嗎?可以多看看他的部落格訊息。


Tony一直說他沒甚麼東西可以分享,可是我覺得他可以講的東西才多,雖然他爬的百岳不多,可是他慢慢走百岳的方式,可以拍出美麗的台灣山岳。當天還帶了登山背包來,相信 tony 還有更多可以跟大家分享的旅程。


聽完了快樂雲的舊金山,彷彿叮噹車的聲音就在旁邊響著,快樂雲到了舊金山的各種角度去拍了很多照片回來,晴朗的天氣,一掃我對於舊金山霧都的印象。最驚奇的就是天體營,大叔自豪的想要入照的那個下午!


lemonz的一個人旅行,一下看著希臘的白房子藍天海景,一下子又到了浪漫的巴黎街頭,在一下子又在舊金山的地鐵站口,她說:那種在異鄉境地暫時失重暫時失去身份的漂流感,讓自己更清楚地看見了自己,讓自己可以誠實地面對自己的一切,不再逃避。


Carrie很用心了收集了肯亞的資料,去國家公園看到大量的野生動物,坐熱氣球的驚奇的體驗,地球的資源已經被我們人類消耗的難以呼吸了,肯亞還要再建一條高速公路阻斷動物遷徙的路,或許國家要運輸的便利,但生物鏈的破壞後,人類也會遭受更大的危機。所以,到底該不該去肯亞呢?


小花出國滑雪已經很多年了,特別請她從台中上來講滑雪,一直很擔心喜歡這種運動旅行的人會很少,可是居然滿座了,一些是小花部落格的粉絲,大部分的朋友都不認識,讓我覺得在咖啡館辦講座很神奇,透過網路,甚麼主題都可以找到同好。而不懂日文的小花,居然可以用 google 翻譯功能訂只有日文的房間,我也只能佩服在佩服了。


去維也納住過希波先生的家,就趁他回台灣的時候來講一場維也納的建築吧!他說:從千年歷史的史蒂芬哥德式教堂,走入莫札特的故居,探索著音樂之都;讚嘆著分離派風格的建築優美飾條,也融入百水公寓的奇幻色彩氛圍,伴隨著多瑙河畔漫步與街頭藝人的吟唱,交織成一格一格如電影般的城市記憶。而台北,是怎樣的記憶呢?這點我很想知道。


好像每次想來聽吳哥窟歷史的人都很少,這次是柬埔寨的志工行前說明會,我花了50分鐘很快速的把吳哥王朝的歷史與重要的寺廟說了一次。


2010年的最後一次講座,是附近社區的教小朋友的畫畫老師,沒想到網友查普特也來了,這場活動跟以往的有很大的不同,小朋友在場內叫著跑著玩耍著,老師在台上還是要繼續講下去,他強調要讓大人小孩一起,才能讓彼此互相尊重,我很認同。但是,我有點受不了無法控制的小朋友,我小時候應該不是這個樣子的吧!這次活動後,我想我還是要努力辦社區活動,一家店怎樣跟社區結合更多呢?我需要鄰居來給我們答案!

2010/12/29

【柏林】塞尚@老國家美術館

塞尚說:「畫畫並不意味著盲目地去複製現實,它意味著尋求各種關係的和諧。」,他的畫作中可以看到形象被解構,然後再重新結構的樣子。這不是立體派的理論嗎?

德國‧柏林
1881年/Mill on the Couleuvre at Pontoise(蓬圖瓦茲的磨坊)/柏林老國家美術館

一般把塞尚的藝術分期為:早期1858-1871、印象派時期1872-1877、結構時期1878-1887、晚期1888-1906年,因為塞尚並不擅於交際應酬,一般的藝術家會喜於在巴黎朋友的交往,但是塞尚從1882年回到勒斯塔克後,雖然也到處到不同地方畫畫,但其實他過得如隱士般的生活,他眾多的風景畫也都是描述山裡、小鎮、小工廠等。

蓬圖瓦茲位於法國北部,是玉米交易的集散地,所以這裡也林立了一些玉米磨坊,這些屋子的線條互相平行,從近到遠方的線條明顯地由粗大變細小,真的非常具結構化。

德國‧柏林
1888-1890年/鮮花與水果/柏林老國家美術館

塞尚有170幅有關水果、花的靜物畫作,藉由這些元素不同的排列方式,不同的構圖,顏色的變化、配色的多樣性,在這樣的組合下,可以找出規律的世界中有其複雜性。

2010/12/27

【柏林】畢沙羅在盧孚西安的生活@老國家美術館

1869-1872年間,畢沙羅住在巴黎西方的近郊盧孚西安,這段時間,莫內、雷諾瓦、希斯勒(Sisley)都有去拜訪。1870年普法戰爭畢沙羅短暫到倫敦居住,與茱麗結婚,後來還是回到盧孚西安居住。

德國‧柏林
1870年/17.75*21 英吋/柏林老國家美術館

這時期畢沙羅的生活艱苦,但是還是持續的創作,他在倫敦期間賣了兩幅畫作,並欣賞了倫敦泰勒、康斯塔伯的畫作,但是他還是不習慣倫敦的生活,於是回到盧孚西安。戰爭的原因,畢沙羅有1500幅的畫作全都毀了,只剩下40幅作品。

而這幅畫中的人物,不知道跟普法戰爭是否有關係?

2010/12/25

【柏林】雷諾瓦畫的家人@老國家美術館

無疑地,雷諾瓦非常熱愛作畫的,印象派畫家中,他沒有梵谷受到磨難的熱情,也沒有高更探尋生命的來去,雷諾瓦看似華麗的畫布,其實描繪了對平淡生活的滿足,從平凡中看見城市中中產階級的愛。

德國‧柏林
麗絲/1868年/33.5*23.25英吋

麗絲,是雷諾瓦第一任女朋友,也是他的模特兒,1868年第一次獲選進入沙龍畫展的畫,是畫於1867年撐傘的麗絲。上面這幅麗絲沒有正面看著畫家,頭髮零散,不經意的裸露出身體,背後若隱若現的光線透過綠葉來表現,模特兒身上的光則來自畫室,整幅畫好像用大光圈的照相機,然後對模特而打著閃光燈拍出來的照片,非常的寫實。

德國‧柏林
Wargemont 小孩的午後/1884年/50*68.25英吋

艾琳,1881年冬天,他愛上了艾琳,並與之同居,1890年4月14日才結婚。1881年起,雷諾瓦到義大利旅行,這三年的旅行返鄉後,受到古典主義的影響,構圖變成嚴謹,這些人物的位置明顯地被安排過,線條出現了,明亮又清楚的配色,但是右上角的窗外景像還是保留了攝影中『景深』的描繪,Wargemont 這個地方是雷諾瓦在1879年認識的一個金融家朋友的住處。

柏林的老國家美術館這兩幅雷諾瓦的畫在1906-07年間取得。

2010/12/24

《台北/咖啡館》怎樣分類比較好?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終於完成100篇咖啡館的文,由於大部分都在大台北地區,我就把台北咖啡館先拉出一個分類出來。算不了介紹,也不算品嚐咖啡的高手,只是自己的心情故事與隨想,咖啡館的故事太多了,我想我會持續探訪,只是腳步會放慢下來,認識一家咖啡館光去兩三趟是不夠的,希望這些咖啡館都能長長久久的存在著。

台灣‧台北
這是我買咖啡器材最貴的一次,台灣製專磨咖啡豆,4000元,適合少量,在南美咖啡買的。


《城市旅行》咖啡館/台北
  1. 【台北】炭波波·喫茶與極度不妥!
  2. 【台北】明治喫茶店舊址
  3. 【台北】綠島難友與地質系學長@孵
  4. 【台北】好孕工作室 咖啡館
  5. 【台北】不知道為何有一款叫做"七七"的香菸?  黑膠咖啡
  6. 【台北】我對於味道的記憶
  7. 【台北】THE COFFEE ONE 興波咖啡 SIMPLE KAFFA 榕錦時光生活園區-原臺北刑務所官舍
  8. 【台北】雅痞書店,爵士音樂會
  9. 【臺北】為什麼要養活病毒?為什麼要做愛?藝旦間酒樓踩點活動
  10. 【台北】光景咖啡
  11. 【台北】秋波名曲喫茶
  12. 【台北】珈啡所在
  13. 【台北】#門窗 @COFE No.02
  14. 【台北】Tom's Bakery 棠舖
  15. 【台北】COFFEE TO 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台北出張所
  16. 【台北】新北投,拾米 x高馡
  17. 【台北】還活著的台灣旅遊廚房
  18. 【台北】大阪商船台北支店,攝影博物館
  19. 【台北】雪可屋新家
  20. 【台北】孵咖啡洋館
  21. 《冷萃咖啡學》
  22. 【台北】廁所有烤箱的雪可屋
  23. 【台北】菸花與小高@閱樂書店
  24. 【台北】存在與重現?加納屋與 CAFE!N,這幾棟都還在,有可能復原嗎?
  25. 【臺南】道南館:《爵士喫茶案內所》《臺北老屋三生事》
  26. 【台北】圖文不符的碎碎念
  27. 【台北】炸鹹酥雞擺盤酸梅湯+歷史上的百變咖啡館+蔣渭水文化之路街區慢步
  28. 【台北】某大學觀光餐飲系的老師帶學生來大稻埕
  29. 【台北】霞客咖啡,俠客精神的深夜食堂
  30. 【台北】藝集生活
  31. 【台北】與臺北有關之《行》主題:溫州街的故事,文獻會
  32. 【台北】紀州庵,文學家的菜單與玻璃詩
  33. 【台北】天成飯店拾柒Cafe
  34. 【台北】梅酒加珈琲@好孕工作室
  35. 【台北】沙丘
  36. 【台北】厝內咖啡
  37. 【台北】霞客咖啡光復店
  38. 【台北】漸漸
  39. 【台北】萬華區的咖啡館,廣州街樸樹咖啡對面
  40. 【台北】欒樹下的磅蛋糕
  41. 【台北】古今對照 波麗路餐廳
  42. 【台北】沙丘咖啡
  43. 《北城百畫帖》桌遊導覽之超前部署
  44. 【台北】大稻埕河邊的耳邊風咖啡館
  45. 【台北】田園城市生活風格書店
  46. 【台北】又來上央廣,談台灣百年咖啡館
  47. 【台北】夢仙咖啡館
  48. 【台北】巴會館,公會堂前的風景
  49. 謝里法《我所看到的上一代》,郭雪湖的生活場域與《藝術家的一日廚房》
  50. 【台北】左轉有書X 慕哲咖啡
  51. 【台北】Jack&Nana Cafe
  52. 【台北】1915荷造場,在樟腦工廠與小白宮中間的空間
  53. 【台北】諦・veganism 共響空間
  54. 【台北】米若蕾
  55. 【台北】大人小學古文具
  56. 【台北】妳去咖啡館做甚麼?@好孕工作室
  57. 【台北】青田七六小書房的展覽『茶。生活』,登陸土星
  58. 動物與咖啡館文化,人與動物的關係探討
  59. 【台北】AKA Cafe
  60. 【台北】DOTEL
  61. 【台北】Schumann's Bistro No. 6 舒曼六號餐館
  62. 101種咖啡製作 No.061-070
  63. 【台北】立斐米堤永康店
  64. 《石川欽一郎》,番茶會喝甚麼?
  65. 【台北】ANGLE II
  66. 【台北】好孕工作室,咖啡館
  67. 【台北】璐巴咖啡館
  68. 【台北】Irga 就此耶加烘豆坊
  69. 【台北】萬華11號精品咖啡
  70. 【台北】新芳春二樓的別境書坊
  71. 101種咖啡製作 No.051-060
  72. 【台北】虎記商行
  73. 【台北】新的小米酒咖啡館
  74. 【台北】Cafe de Gear
  75. 《咖啡人生》
  76. 【台北】甘心咖啡
  77. 【台北】呆待咖啡
  78. 【台北】日常野草
  79. 【台北】夢仙咖啡館
  80. 【台北】Modern Mode & Modern Mode Café
  81. 【台北】鵲咖啡,一期一會
  82. 【台北】在二樓的二會咖啡館
  83. 【台北】登陸土星土耳其咖啡館,新店與舊店回顧
  84. 【台北】小路上藝文空間
  85. 【台北】聞山咖啡有貓店
  86. 【台北】1789 cafe
  87. 【台北】黑露咖啡
  88. 【台北】紋身x咖啡
  89. 【台北】孵咖啡洋行,吧檯小妹的福袋
  90. 【台北】每日一貓
  91. 《咖啡館創業核心關鍵》王詩鈺
  92. 【台北】 InsingerKaffee 硬性格咖啡
  93. 【台北】心起町咖啡館
  94. 【台北】艸蘊
  95. 【台北】海倫咖啡
  96. 【台北】學校咖啡館星期三午後
  97. 【台北】Sugar Cafe Bar
  98. 【台北】515 Cafe 的貓與 Fino 雜誌
  99. 【台北】DOTEL,後面是高橋豬之助豪宅
  100. 【台北】RS-16 與達文西咖啡館
  101. 【台北】彎曲街巷:隆昌街
  102. 《咖啡賞味誌》x《設計咖啡館開店學》
  103. 【台北】屋子WUTZ,還有翻閱的書
  104. 【台北】 515cafe的貓
  105. 【台北】那不勒斯顛倒壺@琥珀色咖啡研究室、達文西咖啡館
  106. 【台北】空中咖啡館
  107. 【台北】某咖啡
  108. 蒲公英閱讀分享計畫
  109. 【台北】老艋舺散步
  110. 【台北】古一小舍,前丹麥領事館
  111. 【台北】ODOC 一日一珈琲
  112. 【台北】八坪大
  113. 【台北】安迪的RockyDoggyCoffee
  114. 【台北】白T帥哥到妳桌邊手沖,欒樹下書房
  115. 【台北】樹樂集 Treellage Life Cafe
  116. 【台北】貝克宅咖啡館
  117. 101種咖啡製作 No.021-030
  118. 【台北】松菸台北文創的再來咖啡
  119. 【台北】WAKE CAFE 喚醒咖啡
  120. 【台北】古一與亂世佳人
  121. 【台北】貳月咖啡
  122. 【台北】內湖 Reeds Cafe
  123. 【台北】SIMPLE KAFFA
  124. 【台北】新人的咖啡館亭仔腳、冰水手沖@孵咖啡
  125. 【台北】大安社大戀戀四季:台灣咖啡館百年史
  126. 【台北】孵珈琲洋館
  127. 【台北】Coffee Sind
  128. 【台北】日出咖啡 Amis與書存,果然名不虛傳
  129. 《東京未來派》x《喫茶萬歲》
  130. 【台北】青田七六的女性大稻埕導覽:維特咖啡(酒家),萬里紅公共食堂,黑美人大酒家
  131. 【台北】秘密烏龍鋼琴會、岡山羊肉、亞特蘭提斯的聊天會
  132. 【台北】轉咖啡,最後兩天
  133. 【台北】王大閎咖啡書軒
  134. 【台北】饕選咖啡
  135. 【台北】古一小舍
  136. 【台北】亞特蘭提斯咖啡館
  137. 【台北】有歐巴駐檯的咖啡館,身體上有美麗的鳶尾花刺青
  138. 【台北】夏豆咖啡
  139. 【台北】登陸土星咖啡館
  140. 【台北】MyHaus 好食記
  141. 【台北】這是難得在青田七六沖咖啡 #水瓶子咖啡會 No.01
  142. 【台北】COFE,補足殘缺的正方形
  143. 【台北】深夜的吉印咖啡館
  144. 【台北】北門周邊,MKCR
  145. 【台北】貳房苑,路口
  146. 【台北】金錦町
  147. 【台北】孵咖啡
  148. 【台北】貓圖咖啡
  149. 【台北】桃花源緣,延平北路二段79號,歷史建築清水百貨店
  150. 【台北】Kiosk



《城市旅行》咖啡館/台北
  1. 既然有 V.60 的金屬濾網,也有梯形金屬濾網,為何沒有蛋糕型金屬濾網呢?
  2. 【台北】老木咖啡
  3. 【台北】京倫會館達爾文的攝影展,西來順酸菜白肉鍋
  4. 《盛世餘暉》歌詠拜占庭文明,當日流水帳
  5. 【台北】暗角咖啡
  6. 【台北】研發自動手沖咖啡機(照片用 RUFOUS 小楊的手示意一下)
  7. 【台北】暗角
  8. 【台北】孵咖啡洋行
  9. 【台北】客美多咖啡 Komeda‘s Coffee
  10. 【台北】COFFEE SPACE
  11. 【台北】永樂春風春風茶館
  12. 【台北】微迷野林
  13. 【台北】金車樂活99的咖啡館導覽:滿街的咖啡館,到底要選哪一家踏入?
  14. 【台北】水牛書店,聽雨聞木香
  15. 【台北】浮光書店,啤酒
  16. 【台北】森高砂東門店
  17. 【台北】孵珈啡洋行
  18. 【台北】空中咖啡館,第一天開業
  19. 【台北】終於來朝聖了!Boven Cafe
  20. 【台北】Coffee Naps 蓁澄咖啡手作坊,巧遇同學與民意代表
  21. 【台北】Rufous Coffee
  22. 【台北】窩窩咖啡
  23. 【台北】萬事問臉友,答案是巴會館
  24. 【台北】10x10cm 特展,憶小南風咖啡館主人
  25. 【台北】咖啡恆久遠?
  26. 【台北】Rufous 基隆路店
  27. 【台北】3%搖滾安迪咖啡攤車
  28. 【台北】2019 年第一杯咖啡的心情故事
  29. 【台北】孵咖啡
  30. 【台北】銅濾杯
  31. 【台北】gingin coffee
  32. 【台北】雅痞書店咖啡館
  33. 【台北】Podwer Workshop Cafe
  34. 【台北】MayBe Cafe
  35. 【台北】貳月咖啡與于右任紀念館
  36. 【台北】一步一步來/Kopi Ibrik,去找阿仙,翻閱一些雜誌的報導,才想起他的本名
  37. 【台北】Caffé Rue 路口加啡
  38. 【台北】角咖啡 Angle Cafe
  39. 【台北】微貳讀冊、咖啡老頑童的活動
  40. 【台北】胡桃木濾杯,有溫度的咖啡器具
  41. 【台北】吟遊城南‧書寫記憶-2018臺北地景公共藝術計畫:〈瑠公圳水文景觀走讀〉
  42. 【台北】溫叨
  43. 【台北】新時代抹茶,永康街七十五巷
  44. 【台北】庫卡咖啡
  45. 【台北】大稻埕 OrigInn Space
  46. 【台北】MKCR 咖啡館
  47. 【台北】只看到輕聲講話的告示牌就走進來的咖啡館 Powder Workshop
  48. 【台北】永康街37巷內的咖啡館,37elephant參柒象
  49. 【台北】遇到桃園來的女文青與溫州街女文青#女文青28
  50. 【台北】橘枳 (Pei-Yi Lin)的展
  51. 《台北慢步》三峽老柴咖啡館,總有個地方等著你#女文青19
  52. 大稻埕的商業活動X大稻埕古蹟二三事
  53. 《台北慢步》咖啡館慢步#女文青11
  54. 《台北慢步》幸田咖啡,幸福的心田#女文青07
  55. 《台北慢步》顧威瑪的華山快閃店@COFE 店#女文青04
  56. 《台北慢步》健康食品,預防重於治療@COFE#女文青01
  57. 【台北】法爾木咖啡
  58. 【台北】小路上、讀字書店前
  59. 【台北】華山內的快閃店 COFE,恰如其分的土生土長
  60. 【台北】果果甜點
  61. 【台北】大稻埕博物館,黃裕生蔘藥行、還有兜味
  62. 【台北】女僕咖啡館
  63. 【台北】皇家堡與漢聲電台
  64. 【台北】香手捻咖啡
  65. 【台北】小路。dear Deer
  66. 【台北】靈感咖啡
  67. 【台北】榭花文庫,《華麗島軼聞:鍵》
  68. 【台北】gLog Cafe,愛情的背後是玫瑰花刺!
  69. 【台北】微貳獨冊,台南巷框
  70. 【台北】 515 Cafe&Book,有關中山堂的書
  71. 【台北】昔日鳳梨王葉金塗豪宅,今日飯店、星巴克
  72. 2018.06《TaipeiWalker》No.254,水瓶子城市漫步20:重慶南路一段 NOTCH 咖啡館,原來是島津製作所、峰圃茶莊
  73. 【台北】京町八號
  74. 【台北】玩濾杯
  75. 【台北】RUFOUS
  76. 【台北】果果咖啡
  77. 【台北】光景咖啡,好多器具
  78. 【台北】小公寓咖啡
  79. 【台北】手沖咖啡前是一個重要的儀式
  80. 【台北】補時咖啡,一個人的座位區
  81. 【台北】暖時光,網紅賣力演出
  82. 【台北】里山咖啡
  83. 【台北】果果甜點咖啡館
  84. 【台北】道南館
  85. 【台北】艾斯糖咖啡館
  86. 【台北】The Kaffa Lovers
  87. 【台北】登陸土星土耳其咖啡 Saturn Landing Turkish Coffee,與1453 征服
  88. 【台北】器咖啡與《台北原味》法國異鄉人的攝影獨白
  89. 【台北】Coffee Naps 蓁澄咖啡手作坊
  90. 【台北】半路咖啡
  91. 【台北】草泥咖啡
  92. 【台北】藝風巷
  93. 【台北】Notre Cafe
  94. 【台北】R79 心中山地下街
  95. 【台北】愚行錄:伯朗、品湯、Congrats Café
  96. 【台北】小南風咖啡
  97. 【台北】卡瓦利咖啡館,對於老咖啡館的記憶與印象是甚麼?
  98. 【台北】框影咖啡,老公寓內的咖啡館
  99. 【台北】Notch 咖啡本町店,重慶南路一段35號
  100. 《奈良京都寺廟秘境》
  101. 【台北】暖時光,溫暖的午後陽光
  102. 【台北】貳月咖啡,圓碗的雜醬麵
  103. 【台北】咖啡館或茶館, 城市草倉 C-tea loft
  104. 【台北】Coppii Lumii living coffee冉冉生活
  105. 【台北】假日的咖啡館
  106. 【台北】23號啤酒 23 Brewing Company
  107. 【台北】白色情人節的咖啡館導覽@104高年級
  108. 【台北】果果的甜點,與都市腳踏車道
  109. 【台北】韓式連鎖餐廳在老房子
  110. 【台北】HarioSmart7
  111. 【台北】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理想的價格與價值
  112. 【台北】在商業區難得的里山咖啡館
  113. 【台北】Chocoholic 巧克哈克,從咖啡館到巧克力館
  114. 【台北】伊斯坦堡與土耳其咖啡
  115. 【台北】對面有一個 37 elephant 紅豆餅,這家是Elephant Machine (em)咖啡館
  116. 【台北】congrats cafe
  117. 【台北】素晴屋 subarashiiya
  118.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111-台北新富町文化市場
  119. 【台北】Paper ST. Cafe
  120. 【台北】咖啡館之小散步,永康街、青田街與溫州街,104高年級
  121. 【台北】與小魚的餘波未了
  122. 2018.02《Taipei Walker》No.250,水瓶子城市漫步16:維特咖啡廳,到萬里紅公共食堂、黑美人大酒家
  123. 【台北】幸田咖啡
  124. 【台北】咖啡印象的導覽,104高年級
  125. 【台北】巢 nido,何謂完整的咖啡館?
  126. 【台北】良日,小型展覽空間,也是咖啡館
  127. 【台北】窩著咖啡
  128. 【台北】今年最後一天,典藏咖啡館
  129. 【台北】京町八號
  130. 【台北】Think Cafe
  131. 【台北】Pica Pica Café 喜鵲咖啡
  132. 【台北】Anywhere Cafe & Travel
  133. 【台北】Menia工坊-瑂尼婭手作甜品.婚禮小物
  134. 【台北】森高砂咖啡館及該址前身維特咖啡館,黑美人 All Beauty 小茶棧
  135. 【台北】星巴克咖啡,政大店
  136. 【台北】美感咖啡館,巢 nido
  137. 【台北】吉印,深夜的公寓咖啡館
  138. 【台北】伯朗咖啡,金車集團
  139. 【台北】卡瓦利咖啡館
  140. 【台北】大型咖啡館,現世修羅場
  141. 【台北】一席咖啡
  142. 【台北】2J CAFE
  143. 【台北】Notch Cafe 的掛耳包
  144. 【台北】保安捌肆咖啡,順天外科醫院
  145. 【台北】貳月咖啡
  146. 【台北】漸漸咖啡,不知道為何要取這個名字?
  147. 【台北】Anzl幸福初食。還有《印加帝國的末日》
  148. 【台北】萬華金義合商行與【京都】的柳月堂
  149. 【台北】也可以寫流水帳 20171016@上上咖啡
  150. 【台北】懷舊博物館咖啡



《城市旅行》咖啡館/台北
  1. 咖啡掛耳包:用氮氣封裝保鮮,ISO22000 認證@巧遇咖啡
  2. 【台北】淺烘焙,Jack & Nana 咖啡館
  3. 【台北】一席 Alone Together
  4. 【台北】光一咖啡
  5. 【台北】文山區河邊的Ruins Coffee Roasters
  6. 【台北】Imperfect coffee & matcha,滿滿的女大生
  7. 【台北】有賣水餃的八家咖啡館
  8. 【台北】霞客咖啡,尖身波旁初體驗
  9. 【台北】認識新朋友,老闆超會串連的八家咖啡館
  10. 【台北】直擊不同沖煮法的八家咖啡館
  11. 【台北】超激開講的八家咖啡館
  12. 【台北】片場咖啡
  13. 【台北】Scent cafe 香手捻咖啡
  14. 【台北】同安樂分享:台灣咖啡館史
  15. 【台北】誠品R79的爐鍋咖琲,書很多的曬太陽洋食小館
  16. 【台北】 誠品R79 中山地下街與爐鍋咖琲
  17. 【台北】廣播與純純音樂咖啡
  18. 【台北】二樓的咖啡館
  19.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87-新型態的閱讀空間
  20. 【台北】幸田咖啡
  21. 【台北】欒樹下書房一周年
  22. 【台北】離線咖啡與快閃書店
  23. 【台北】鴉埠咖啡 YABOO II 貳號店
  24.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81-艋舺林宅
  25. 【台北】臨沂街老屋,息坐,紅館,野草居食屋
  26. 【台北】新文化空間開幕,金屋藏膠
  27. 【台北】伊聖詩私房書櫃
  28. 【台北】禪風茶趣、中山十八
  29. 【台北】小森林內的心靈歇息處,小時光心靈咖啡館
  30. 【台北】風和日麗唱片行
  31. 【台北】黑色的墨西哥?
  32. 【台北】藝風巷,大龍峒好慢步
  33. 【台北】515 cafe&books,大家都適合去的咖啡館
  34. 【台北】永康街巷弄慢步:彰藝坊、飛頁書餐廳、秋惠文庫,作家的第一本書展
  35. 【台北】這個區域好像東京的下北澤啊! 器咖啡/珈琲
  36. 【台北】52Hz Coffee Bar,寂寞的大海裡,其實不是寂寞的
  37. 【台北】誠品行旅咖啡大廳
  38.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46-台北市的咖啡館
  39. 【台北】欒樹下BOOKS&CAFE
  40. 《台北咖啡時光》,感謝美麗女主持人的共鳴!!!
  41. 【台北】松菸誠品行旅大廳咖啡館
  42. 熟悉的咖啡豆,還有永遠看不完的咖啡館故事
  43. 【台北】台灣咖啡館史
  44. 【台北】咖啡喝到飽,醉了!咖啡老頑童x小廢墟 2016
  45. 【台北】欒樹下書房
  46. 【台北】遇上老咖啡人,傅親捷
  47. 《設計咖啡館開店學》與暢影時光
  48. 【台北】器 咖啡/珈琲
  49. 【台北】朋友聚餐五十次之十一,國民美術展
  50. 【 台北】優の珈琲,往事如煙@九
  51. 【台北】古穗咖啡坊@八
  52. 【台北】婷婷咖啡館@七
  53. 【台北】好像進入人家家裡的咖啡簡餐店@六
  54. 【台北】意特咖啡簡餐@四
  55. 【台北】喜蕾咖啡專門店@三
  56. 【台北】青島東路的蜜蜂咖啡@二
  57. 【台北】象牙紅@一
  58. 【台北】小富士磨豆機
  59. 【台北】來團圓休息,支持姓『水』的書店
  60. 【台北】朋友聚餐五十之六,萬華林宅,艋舺星巴克
  61. 【台北】台灣文博會,CAFE SOLÉ 日出印象咖啡館
  62. 【台北】甚麼都有的伊聖詩書店
  63. 【台北】感恩。小時光咖啡
  64. 《裸女》與《影響世界歷史的橋》
  65. 【台北】香色,老公寓的法國鄉村風
  66. 【台北】朋友聚餐五十次之二,《故宮90話》
  67. 【台北】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Astar
  68. 【台北】特有種商行
  69. 【台北】行冊,大稻埕散步,延平北路的車聲
  70. 【台北】奈美首次台灣的展覽會 2/22-3/6@台北 月見ル君想フ
  71. 【台北】不知道為何叫做創業酒吧?
  72. 【台北】Miuya Cafe 米屋珈琲
  73. 【台北】W&F Cafe 羽森咖啡(已歇業)
  74. 【台北】尋找 Sugar Man Cafe
  75. 【台北】北門周邊與三井倉庫
  76. 【台北】Getmore Lab
  77. 【台北】早晨開的咖啡館
  78. 【台北】嘉禾新村到寶藏巖導覽試走,聞山咖啡台大店
  79. 【台北】桌遊專門店,打醬油
  80. 【台北】515 cafe & books
  81. 【台北】路易十七咖啡館(已歇業)
  82. 【台北】久違了道南館的地球儀菜單
  83. 【台北】久違了在欉紅的果醬,在欉紅本鋪 Red on Tree
  84. 【台北】紋鳴號
  85. 【台北】光點華山的珈琲時光,與一些對年輕人的想法
  86. 【台北】Galblin' cafe ,回春大叔的咖啡館,還有流水帳
  87. 【台北】揪豆咖啡,一家咖啡館的氣息,會隨著出現的客人而有所改變
  88. 【台北】咖啡館的偷聽雜記
  89. 【台北】咖啡宴大安店
  90. 【台北】揪豆咖啡,每天都有不同的手做甜點
  91. 【台北】紋鳴號
  92. 【台北】Ten Square Cafe,又進入了一個少女的文青空間
  93. 【台北】民生工寓
  94. 【台北】大稻埕217號公館
  95. 【台北】有關小猴子咖啡館的印象
  96. 【台北】大稻埕的鹹花生咖啡,令人回味的搖滾風
  97. 【台北】生活在他方,在不同場域發現人生的另一種定位
  98. 【台北】2J Cafe與吉屋出租
  99. 【台北】索引文創與中央廣播電台
  100. 【台北】趕攤的七月份,在櫳翠坊畫下句點吧!
  101. 【台北】每個人的另一扇窗@NUKI Coffee
  102. 【台北】在森哥的夢想新書發表會上遇到吾爾開希@參差_餘波未了 Remember Cafe
  103. 【台北】Vegg out! 冷壓果汁、果昔
  104. 《台北獨食主義》之Savour Cafe
  105. 《台北獨食主義》之烏鴉咖啡館
  106. 【台北】文化資產的演講、慢步、鴉咖啡、cafe wien
  107. 【台北】StoppageTime補時
  108. 【台北】真書軒,真的是美術館
  109. 【台北】行動咖啡館奇想
  110. 【台北】溫床 NEST,只是一個小小的紀錄
  111. 【台北】紋鳴號Warming House,解益智玩具
  112. 【台北】餘波未了 Remember Cafe
  113. 【台北】很厲害的室內景
  114. 【台北】RumiSpa cafe
  115. 【台北】臺大醫院--我有幾個很奇特的同學,帶我去他的秘密基地
  116. 【台北】在天母的 GoodMan Roaster 遇到青田七六
  117. 【台北】道南館
  118. 【台北】參差咖啡,餘波未了
  119. 【台北】KiOSK
  120. 【台北】北投站旁的黑金魚咖啡
  121. 【台北】上午台科大同學參訪
  122. 【台北】尾辻國吉宅→劉真校長故居,福州街11號
  123. 【台北】濃縮文青日,黃威融
  124. 《黑膠男孩》與爐鍋咖啡音樂廳店
  125. 【台北】三重埔、永樂扶輪社、數位傳動、鄰居咖啡、蔣勳、竇加
  126. 《食尚玩家》2015年4月16日 No.316
  127. 【台北】失戀,離線咖啡
  128. 【台北】時光,小屋Cafe
  129. 【台北】下大雨的文學故居導覽與紀州庵
  130. 【台北】盧安達,閱讀之美,好熱的導覽@貳月咖啡
  131. 【台北】getmore,終於是一個人的閱讀分享會@9
  132. 【台北】虎記商行
  133. 【台北】安東街與瑞安街,10分鐘的城市快照
  134. 《食尚玩家》2015年3月19日No.314
  135. 【台北】沛洛瑟,閱讀分享會@4
  136. 兩場廣播,鄭茂森、李清志老師
  137. 【台北】閱讀分享會,直接改好友簽書會@3
  138. 【台北】暗角咖啡,與陳綺貞一起喝咖啡
  139. 【台北】找點心
  140. 【台北】怡木庫房@1
  141. 【台北】慢動作咖啡館的窗內窗外
  142. 【台北】青田七六導覽、貳月咖啡討論新書
  143. 【台北】小case咖啡(已歇業)
  144. 【台北】紋鳴號
  145. 【台北】4Mano Caffe
  146. 【台北】天湛樂音樂咖啡館的掛耳包(已歇業)
  147. 【台北】新月社社員導覽:紀州庵→野草居食屋→梁實秋故居→青田七六
  148. 【台北】沛洛瑟珈琲店
  149. 【台北】樹男咖啡館
  150. 【台北】貳月咖啡

2010/12/23

【台北】老朋友見面聊天的所在@南美咖啡

總覺得西門町這個地方是國、高中生來玩的地方,反而忽略掉了存在這裡很久的老店。南美咖啡,進來品味的大多是有點年紀的人,往往是老朋友坐著聊天,或是獨自看報的老人,搭配著有點年紀的歐巴桑服務人員,這裡有一股濃厚回家的味道。

台灣‧台北

我想是一種習慣吧?一個人來的大叔,把所有報紙前前後後都看完了,坐在窗邊好像坐在家裡一般自然。兩個大叔面對面坐在二樓聊往昔,兩人似乎許久沒有見面,但是對這裡十分的熟悉。三位大嬸好像是來開同學會,那要的笑聲好像回到少女時代,但有時候又東家長西家短,好像在少女與歐巴桑間擺盪。隔壁桌一個大叔與一個大嬸閒話家常,但是似乎不像是夫妻,好像是多年不見的老朋友,或許年輕的時候曾經是男女朋友吧?

我點了肯亞AA,期待聞到花香的滋味,但是這杯初喝下去感覺不出來這樣的濃厚味道,慢慢地沉澱後,那種沉靜的花香味從喉嚨中透露了出來,原來這杯咖啡跟這家店一樣有歷史的口感。

我在一二樓的閣樓間看著一位大嬸忙進忙出,另一位很熟練的把豆子丟到磨豆機後,用虹吸式咖啡壺煮咖啡,然後端上桌,這過程不到一分鐘,看了許久,離開前,我忍不住買了一個電動磨豆機,老闆很細心的教我怎樣操作,以往我都是用手轉磨咖啡豆,享受磨豆期間的咖啡香,這回我終於要進階到電動時代了。

地址:臺北市成都路44號
電話:02-23313689

1959年王振富先生和妻子開設麵包店,友人介紹咖啡事業,於是1962年在成都路44號開業的南美咖啡,堅持自己烘焙咖啡豆,如今已快50年了,老闆王智傭承接父親事業,在原地方保存著同樣的咖啡香,店內還賣煮咖啡的所有器材,我在別的咖啡館問磨豆機的時候,都叫我到南美咖啡來問問看,可見當年這種時髦摩登的玩意,南美咖啡可是非常札實的走來,始終如一。

2005年末,懷念南美咖啡香--台灣咖啡第一達人王振富先生過世